江湖夢緣 (23)

[复制链接]
查看31 | 回复0 | 昨天 10:5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第23章:幻妙修心路
「玉靈陣匙……」
卓玄青嘴裡念叨著,他之前聽師娘說過那物事,知道它是古墓派的陣道至寶,也曾在林朝英的畫像上見過,細細想來,那玉匙上似還刻著一個「黃」字。
當年林朝英隱居古墓時,陣匙已然遺失,不知墓中那幅手持陣匙的畫像又是何人所作?
卓玄青蠢蠢欲動,遺失多年的寶物竟再次出現,真是天賜的良機,若將它奪回,對當下的師娘來說,不啻於雪中送炭。
想到這裡,卓玄青忙起身道:「事不宜遲,我們快去將寶物奪回,莫要被那畜牲逃了!」
小龍女卻攔住他,顧慮道:「那紅狐占據玉匙多年,道行不淺,沒那麼容易拿回。方才我與它斗陣,只勉強勝它一籌,無法完全壓制,此時再追,恐中它計謀。」
卓玄青哪肯罷休,且不說寶物就在眼前,為了師娘,他無論如何也要將之奪回,再者那畜牲騙他對著一根樹樁慾火焚身,在師娘面前丟了大醜,此仇不報枉為人!
「師娘莫要擔心,那畜牲只敢以幻象騙人自戮,哪有本事與我正面交鋒?師娘只管護我神識,使我不被幻象侵擾,定能將那畜牲斬於劍下,奪回寶物玉匙……」「可是……你傷口尚未痊癒,怎能再以身涉險?」小龍女放心不下,尋回陣匙固然重要,卻不能賭上卓玄青的安危。
眼看師娘竟如此在意他,卓玄青心下感動,卻仍敦促道:「天予不取,反受其咎,師娘此行千難萬險,除卻心志堅韌,亦要有天道機緣,而今玉匙重現,定是天意如此!」
小龍女聞言心頭一震,玉靈陣匙數十年前從祖師手中遺失,從此以後杳無音訊,而古墓一脈也因缺少這件至關重要的寶器,導致諸多陣道精髓只停留在口授心記,無法完整延續,陣道傳承日漸式微。師尊曾說,祖師臨終前一直念念不忘,反覆講述那日「夢中遺匙」之事,並叮囑弟子,玉靈陣匙會在重要的時刻重新出現,屆時務必將其尋回,重修古墓陣道。
祖師的遺言小龍女自是不敢忘,古墓一脈傳到她這一代,已幾近斷絕,這是她執意去見羅生門掌門的原因之一,要提前為古墓一脈留下火種。如今玉匙重現,意味著中斷多年的陣道傳承終於有了重塑的希望,這讓她如何不動心?
小龍女體會著祖師臨終的遺言,又不禁想到前幾日的「回醒之夜」,難道祖師的遺願也像孫婆婆一般,得到了天人交應?還是冥冥中自有天意?
似乎每個離去的人,生前都有各自的安排,像孫婆婆,像祖師,像過兒,好似他們已經走了,又好似還在身邊。
小龍女一時間五味雜陳,看著面前滿目赤誠的青年,情不自禁點了點頭。
「師娘放心,玄青定會為你奪回陣匙……!」卓玄青說著,便提上寶劍,制好火把,只等師娘指引方位。
小龍女先取出幾顆陣石,布在兩個書生四周,又手握陣石閉目推演,感應陣匙方位。
卓玄青一邊為師娘護法,一邊趁機削了些木針,他平日練功懶散,只有一門針法還算不俗,施展起來似玉蜂甩尾,刁鑽難防,這些年行走江湖,以此針法防身獵獸,甚是受用。只是前幾天對戰司徒父子,針器早已用盡,現在只好以木針代替,想來對付那畜牲也是綽綽有餘。
沒多久,小龍女睜開眼,素手遙指東方,道:「玉靈陣匙與我古墓陣道相輔相應,紅狐並未走遠,正在那方等我們……」
「好個大膽的畜牲,倒要與它較量較量!」卓玄青恨恨道。
二人不再耽擱,一齊踏出營地,走進黑暗的樹林。
月色稀薄,冷風淒切,樹林被夜墨包裹,視線變得模糊不清。條條的藤蔓和樹枝纏連在一起,生出一團團斑駁的黑影,黑影緩緩涌動,像一張張扭曲的面具,在樹林間不斷變換。
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難以名狀的濕冷和腐朽,夾雜著不知名野花的淡淡幽香,在幽暗的夜色中飄忽不定,詭譎深遠。
卓玄青手持火把在前方開路,只覺整片樹林出奇的安靜,每一步踏出,都伴隨著細微卻清晰的碎裂聲,仿佛林間只有他一個生靈。駐足細聽,又似乎有無數精怪竊竊私語,一齊在暗中盯著他,等待他踏入未知的陷阱。
卓玄青心懷警惕,卻不曾畏懼,自從他在鎖心大陣中經歷過「孫婆婆」之事,自認看破真假虛實,道心堅定。之前他被幻象蠱惑,只因他對師娘亳不設防,又加上貪戀她美色,這才被那畜牲趁虛而入,現在想來,那幻象看似真實,實則破綻百出。
不知走了多久,前方樹叢中忽然一陣搖晃,沒等細看,腳下滾出一隻肥嘟嘟的刺蝟。
刺蝟舒展開滿身的尖刺,探出細長的鼻子,在空氣中嗅了嗅,口吐人言:
「噫!有生人!」
卓玄青大吃一驚,暗道刺蝟怎會說話?定又是那妖狐變的,剛要舉劍劈下,卻聽它懶懶道:「我何其渺小,殺了又有什麼意義?」卓玄青手一頓,心想倒也不急於一時,不妨看看這畜牲耍什麼花樣。他饒有興趣地打量著腳下的小東西,道:「我要去殺那隻妖狐,你是來帶路的嗎?」「妖狐?這裡沒有妖狐,只有數不盡的枯骨,現在回頭還來得及,再往前走,你也會墜入無盡苦獄。」
卓玄青不以為意,譏諷道:「是嗎?那為什麼它還要躲起來,不敢見我?」「那是要把你引過去,獻祭給山神哩!被山神收走魂魄的人,都會變成一根根藤蔓,困在這樹林裡承受腐爛之苦,永世不得解脫。」刺蝟說著,慢吞吞走到一棵藤蔓下,伸出爪子扒開根旁的枯葉,露出一塊灰白色的物事,道:「不信你看……!」
卓玄青上前踢了踢,一顆圓棗樣的頭骨從枯葉中滾出,他又用劍鞘碰了碰,確認這是一顆真實的頭骨,並非虛幻之物。觀其骨色似乎年代久遠,卻堅硬異常,兩旁陽骨凸起,生前定然武藝不凡,令他不禁心中一沉。
卓玄青雖不相信山神之說,卻斷定前方有著莫大的兇險,他猛然意識到,自己現在重傷未愈,師娘又神魂受損,此時以身犯險,真的能虎口奪食全身而退嗎?
想那武功高強的司徒父子,以二人之能,尚在幻陣中落得那般下場,自己為了找回顏面,口出狂言,又是否真有能力護得師娘周全?還是會將她帶入無盡的深淵?
卓玄青捫心自問,頓覺自己衝動魯莽,不該貿然行事,他又去別處藤下找了找,竟真有不少頭骨掩藏其中,心中已然萌生退意。
「逞強賭命不可取,身安吃享才是福,還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的呢?」刺蝟說著,懶懶地趴在頭骨上,伸爪摸出一顆甜棗,放進嘴裡慢慢吃享。
卓玄青心氣一泄,只覺自己行為甚是可笑,君子不立危牆之下,何必以身涉險呢?
他正要帶師娘離去,忽然想到對方其實一直都在自己身邊,卻始終一言不發,好似身在局外,觀人觀心。
卓玄青猛然警醒,冷笑道:「爭強搏命若無用,孰為刀俎與魚肉!」說著,再次舉起劍鋒,向那刺蝟劈去!
一聲刺耳的尖鳴響起,刺蝟吐出棗核,縮成一團尖刺,竟在劍鋒落下之前向著卓玄青腿上撞去。
卓玄青手腕一翻,向下急刺,忽然一隻溫軟的手貼在他背後,耳邊傳來師娘柔美的聲音:「心靜,故無!」
卓玄青連忙收手,摒棄雜念,卻見眼前空空蕩蕩,哪裡還有什麼刺蝟?自己若一劍劈下,很有可能自廢雙腿。
「好個畜牲,又來裝神弄鬼!」卓玄青怒罵著,心中暗自慚愧,虧他還自以為看破真假,沒想三言兩語就被惑亂心神,誆騙至此。反觀師娘才是真正道心堅定,不為外物所惑,自己表面班門弄斧,實則差之遠矣。
他收起劍鋒,躬身道:「多謝師娘,玄青魯莽無知,慚愧之至……」小龍女忙將她扶起,寬慰道:「萬念心湖起,虛妄見本真,青兒能自己走出心念,已然勝過從前。」
卓玄青虛心求教,再不敢有輕傲之念。他雖有一身內力,可與高手匹敵,然而面對玄妙莫測的陣道幻象,卻如老虎吞天無從下口,更被那畜牲三番兩次蠱惑戲耍,實是憋悶。
二人邊走邊談,小龍女口出真言,為卓玄青解說陣法之道,然而陣道之途晦澀難明,遠非常人所能理解,一時間又哪裡能夠口授相傳。
卓玄青竭力體悟,仍是越聽越迷糊,無論是移星易宿的堪輿之術,還是藏風得水的道家秘法,都令他如墜雲霧,心中泛起一陣無力感。就像游水渡江之人忽然置身雲端,上下左右皆是虛無,再有力氣也徒勞,只能在陌生的世界中不斷下墜。
正所謂: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,搏之不得,歸於無物,是為玄物。
無論武道、陣道,還是那遙不可得、得而不知的咒道,都是對天道規則的不同理解,想要觸及彼此,需打破認知,參透有無。
卓玄青遠沒有達到那般境界,便不再強求,轉而舍遠求近,問些守神固識的關竅,以防接下來再次中計。
正說時,西邊枝頭上飛來兩隻翠綠的鸚鵡,喙血爪白,頭頂黑冠,兩隻眼睛賊溜溜轉,像是藏著數不清的壞心思。
「宰相,看到沒有,又來生人了!」
「是呀師爺,又來偷東西了!」
「他們為什麼總喜歡偷東西?」
「因為他們都是壞東西!」
卓玄青看著「宰相」和「師爺」兩隻鸚鵡一唱一和,心中頓覺好笑,這畜牲難道腦子不太靈光?竟又弄些不著邊際的東西來誆騙他。
卓玄青剛要一劍破之,忽然感覺到師娘的目光,與其對視一眼,心中頓時明了。這些幻術伎倆騙騙他也就罷了,在師娘面前根本不值一提,她之所以默然旁觀,便是要給自己試煉的機會。
明白師娘的良苦用心,卓玄青也生出一股不服輸的念頭,他收起寶劍,上前答道:「誰偷你東西了?」
得到卓玄青的回應,兩隻鸚鵡頓時炸開了鍋,兩隻喙嘴搶著道:
「是你!是你!就是你!」
「沒錯,就是你!偷東西的小偷!」
「來人吶!快來人,給本官把這個小偷抓起來,嚴刑拷打!」「對對對!嚴刑拷打!」
卓玄青聽得頭有些炸,兩隻鸚鵡七嘴八舌,足能抵上十幾個人潑婦,仿佛一大群人聚攏起來批判他。
卓玄青穩住心神,反駁道:「那寶物本身就是我們古墓里的,是你們偷竊在先!」
「什麼?師爺你快聽吶!他還敢狡辯!」
「狡辯狡辯!你怎麼證明它是你的?你又是從哪裡得來的?給你的那個人又怎麼證明是他的?」
「快說快說!怎麼證明?說不出來你就是小偷!」「丞相聽令,給本師爺把這個小偷拿下!」
卓玄青啞口無言,自己的東西該怎樣證明是自己的?他早聽聞鸚語強詞奪理,沒想到竟這般摸黑造謠,這時候真該把顧流言帶來,讓他那張嘴去對付這兩隻賊喊捉賊的鸚鵡。
「說不出來了吧?果然是個害群之鳥!」
「沒錯,這就叫鸚鵡學舌,不自量力!」
卓玄青心中氣極,忽地靈機一動,反問道:「那你又怎麼證明寶物是你的呢?」「哎呀呀!還敢質問本丞相!」聽到卓玄青的問話,「丞相」瞪圓了雙眼,伸長脖子怒罵道。
「質問本師爺也不行!」 「師爺」也不遑多讓。
「偷偷告訴你,那寶物是山神應許的契約,證明我們品種的優越性,有了它,我們就能掠奪,成為天底下最聰明的畜牲!」
「怎麼樣?鐵證如山吧!」
「對的對的!鐵炮如山!」
卓玄青抓住機會,連忙道:「那山神又是從哪得來的呢?」兩隻鸚鵡對視一眼,似乎對這個問題有些不可思議,樹林間難得安靜了片刻,緊接著爆發出憤怒的尖鳴:
「你個白痴!當然是山神天生就有的!」
「是呀是呀!真是個愚蠢的問題!」
「師爺,不要動刑了,這不是普通的犯人,先把他關到瘋人房裡,當奴隸賣掉……」
「呃……啟稟丞相,瘋人房裡的人也長腦子的,和他不是一類,建議把他和驢關在一起!」
「附議!」
卓玄青無言以對,他無法反駁虛無縹緲的東西,也無法自證,原本正當的邏輯竟頃刻間被瓦解,猶如戰場上廝殺的士兵,忽然變得手無寸鐵,棄於無理的鬧市,還被打上小偷的烙印。
眼看兩隻鸚鵡喋喋不休,氣勢越來越盛,卓玄青心頭悶悶,索性道:「誰拿到就是誰的,待會兒我去把寶物搶回來,自然就變成我的了!」此話一出,兩隻鸚鵡頓時像抓住了犯罪證據,興奮地批判道:
「無恥的小偷,終於承認寶物不是你的了?」
「還想去搶?真不要臉!」
「臉?有臉他還會說出這種話?快去敲鑼打鼓讓大家看看,這就是他醜惡的劣根!」
卓玄青垂下腦袋,心中生出一股挫敗感,仿佛自己變成一個小偷,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,被世人指指點點,辱罵唾棄。
兩隻鸚鵡尖銳的話語,像冰刀一樣扎進他的心房,審判他的道念,讓他抬不起頭,直不起腰,只想抱頭逃離此地。
「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」一道悠揚的聲音響起,穿越樹林,壓過鸚語,化成一股清風,吹進萎靡的心田,「是故晨霧為露,甘霖隨風,日夜交替,身心不二。」
卓玄青猛然抬頭,心中仿佛划過一道驚雷,積鬱一掃而空,笑道:「故而風是風,雨是雨,它本它,我本我。」
真言在林中激盪,壓過一切巧言蠻理,兩隻鸚鵡眼神大變,再要說話,被卓玄青一掌「無中生有」瞬間擊碎。
卓玄青暢嘆一聲,猶如撥雲見日,去偽存真,忽而長身躍起,將《黯然銷魂掌》演練數遍,掌風大作,樹葉紛飛,比之從前凝鍊甚多。
修行貴在修心,何為修心?是時時覺察,身心合一,在名利權情的紅塵中起起落落,出局入局,始終從容面對,不被外界攪擾,不為幻象所動。
小龍女見卓玄青突破心境,心中不勝欣喜,當年的楊過也是這般聰慧靈透,不斷突破自我,最終超越了她。
卓玄青緩緩收功,趕忙走到小龍女跟前,喜道:「多謝師娘點撥,玄青一番感悟,只覺道心通明,身松如燕,施展黯然銷魂掌也更加隨心如意。」小龍女點點頭,欣慰道:「過兒沒有算錯,是你本身心存慧根,師娘不過順水推舟……」
二人一陣歡喜,借著心潮湧動,交流了一些心得,便再次出發。
林簫蔓荊,森槮柞朴,越往前走樹木越發繁密,無數的藤蔓交錯在一起,織成一張天羅地網,把整個夜空都遮蔽。
棘路漫漫,寸步難前,一如修行路上無盡的坎坷,越過此澗更有高山,令人心累神疲,幾欲退卻。
二人行不多遠,卻覺走過萬水千山,直至穿過荊棘,踏過枯糜,一條小路幽然而現,兩旁奇花異草,珍果飄香,仿佛自成一界。
忽而蟲鳴響起,蝶舞蜂飛,西來的鳥兒落在枝頭,發出一聲聲先後不一的鳴叫,或嚮往、或貪婪、或殘忍、或傲慢……
卓玄青知道面前景物多是幻象,這淒冷寒夜,哪來的蟲鳴蝶舞、琳琅珍果?
他剛剛突破心境,又凝神防備,不會再被這些幻境所擾,然而心中卻感覺到,這回的幻象比之方才要強實不少,就連師娘的神色都變得凝重許多。
他心中已然明悟,就算自己功力再強也拿不住那妖狐,它之所以處處針對自己,只是想以此牽制師娘,讓他們知難而退,妖狐忌憚的對象始終是師娘。
正是一物降一物,那妖狐仗著陣匙為禍一方,卻沒想到這回遇到了真正的陣道傳人,原先的技倆在師娘身上失去效用,反而被她死死克制,更在古墓陣道的感應下,被鎖定真身無法躲藏,於是才有了之前的重重阻撓。
想明白這些,卓玄青心中微微失落,這一路看似是他在前方披荊斬棘保護師娘,實則卻是師娘在背後默默守護著他,什麼時候自己才會真正有能力保護師娘呢?
就在卓玄青亂想之時,路旁的鳥獸也漸漸變多,有子規、有照夜、有獻桃、有元吉……,甚至還有不合時節的促織與綠蛙,鮮紅的鯉魚在樹枝間游弋,黃鬍子的山羊讀著龜背上的刻文。
卓玄青看得眼花繚亂,忍不住用劍鞘碰了碰身旁的幻物,鳥獸穿鞘而過,竟也混雜著許多真實活物。他心中暗暗警惕,這妖狐當真本事不小,竟招來如此多的鳥獸,待會兒說不得是一場惡戰。
小路越走越深,不知何時到了盡頭,目之所及,一處石洞出現在前方,洞口隱有霞光溢出,宛若林間仙境。
卓玄青高舉火把四面望去,卻見洞外早已圍滿了密密麻麻的鳥獸魚蟲,巨鹿在前,猞猁壓後,細細的黑蛇藏於莖下,劇毒的馬蜂掩身葉間,就連剛爬出地面的螞蟻都賣力磨著兩顆大門牙,仿佛要衝上前來跟他拚命。
卓玄青何曾見過這種詭異場面,心中頓時大警,連忙退到小龍女身前,手執寶劍,運轉真氣,以防對面群起攻之。好在他掃視一圈,並沒有見到虎狼之獸,以他當前內力之渾厚,普通鳥獸再多也只是徒增傷亡,而那些致命毒物根本破不了他的護體罡氣。
一股壓抑的氣息在林間蔓延,黑壓壓的獸群沒有一絲聲音,只有無數隻大大小小的眼睛一齊看向二人,似乎下一刻就要化成滔天洪流,將眼前的一切淹沒。
忽然,一聲嘆息從洞中傳來,一個道童手提燈籠緩步而出,邊走邊吟道:
「廣莫之野,仿徨無立,大道機緣,安知困苦?」
【待續】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热门排行
图文推荐